中国船级社为首批三家增材企业颁发原则性认可

2024年5月7-9日,第十届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在上海召开,中国船级社(CCS)受邀参展。期间,CCS为天津镭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和中航迈特增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分别颁发《增材制造粉末床熔融技术》《增材制造电弧熔丝技术》《增材制造粉末制备技术》原则性认可(AIP)证书,标志着增材制造技术产业和服务正式向海洋进军。

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电弧增材、粉末床熔融、搅拌摩擦增材、冷喷涂等增材制造技术均在航空航天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同时增材制造/修复的工艺方式与产业结构也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响应了绿色船舶制造和低碳减排的国家政策。CCS于2021年正式发布国内首个船舶增材制造检验标准《增材制造检验指南》并积极参与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增材制造建议案的编制工作。中国船级社此次认证,代表了整个船舶行业对增材制造的需求和认可,将有力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促进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关媒体在中国船级社颁证后采访了三家获得认证企业的相关负责人。

  • 国内首批增材技术认证企业

镭明激光

镭明激光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在母公司鑫精合遍布多地的打印服务支持下,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始终坚持高品质制造,致力成为增材设备制造行业引领者,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此次展会上,镭明激光作为PBF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先行者,首发“飞行打印”系统,为航空航天、能源动力等高端制造领域实现大尺寸、复杂零部件高质高效生产带来金属3D打印解决方案。

镭明激光母公司鑫精合销售总监戚海浩先生表示,很感谢中国船级社对镭明的认可,更感谢对增材制造的认可,这次认证为我们释放了增材制造在船舶领域将扩大应用的信号和信心,对整个增材制造行业影响深远。

在谈到这次认可仪式时,戚海浩先生表示,因为出身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所以一直希望可以找到应用点,推动增材制造和船舶行业的融合发展,这次认可是努力了近5年的成果。目前,大部分增材厂商都是和航空航天相关的,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在船舶的应用并不多,仅在潜艇和军舰的发动机零部件上有部分应用。相信这次认证将进一步扩大技术应用范围,也将逐渐有产品、设备受到认可,进一步推动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在船舶行业的发展。

英尼格玛

英尼格玛已深耕电弧增材行业13年,以具有自主知识的电弧增材技术为基础,推出从教育型到生产型多款电弧增材制造设备,并成立集团公司自研系列增材软件、视觉系统、专用材料,拓展工艺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此次展会上,首次展出了全球首款多激光电弧复合增材系统,再次确立了其全球电弧行业领跑者的地位。

南京英尼格玛董事长总经理程远先生表示,英尼格玛目前服务的客户包括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汽车制造、重工机械、建筑艺术、能源等,在船舶行业也已经有了多项应用案例,如各种尺寸的叶轮等。船舶行业因其环境特殊性,对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而电弧增材技术生产效率高、成形质量好、性价比高、生产环境简单、适合中大型构件的天然属性,在船舶行业的中大型零部件制造、修复等应用中有着极大的优势。

程远先生认为,这次认证,在船舶行业和整个增材制造行业,均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船级社是中国唯一一家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权威认证机构,今天的颁证仪式,不仅是对英尼格玛实力与能力的认可,更代表了电弧增材技术得到了船舶行业的国际权威认证,将有效推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在船舶领域的落地与应用。

中航迈特

中航迈特专注金属粉末材料、金属3D打印设备研发生产,掌握高性能金属粉末材料设计与制备、智能化增材成形装备与工艺等核心技术,是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材料及工艺一站式服务商。

中航迈特市场部经理付丽表示,此次认证是公司增材制造粉末及装备技术获得的船舶海工行业专业认可,将开启公司为船舶海工领域金属3D打印应用赋能的全新篇章。今后,公司将不断拓展应用服务领域,聚焦船舶海工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及服务。

  • 增材制造在船舶领域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船级社首批AIP认证,让我们看到了增材制造技术在船舶行业的更大发展潜力,无疑将加速增材制造技术在船舶行业的推广应用。同时,它也将引导企业的规范发展,促进增材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持续扩大。

以下列出的船舶增材制造的标志性事件,这些标志性事件不仅展示了增材制造技术在船舶行业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该技术如何逐步融入船舶制造,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持续扩大,增材制造技术有望在船舶行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发布标准

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2022年,在年度会议上全票通过制定一项新的标准《船用增材制造产品标准》,该标准用于船级社的增材制造工艺、规范标准、操作资格和最终认证。共有5 家主流船级社(ABS、CCS、LR、BV、DNV GL)参与了规范制定项目。

中国船级社(CCS):2021年正式发布国内首个船舶增材制造检验标准《增材制造检验指南》。

挪威船级社(DNV GL):2017年针对海事和油气行业使用的增材制造发布了首份入级指南;2021年,新的服务规范DNVGL-SE-0568《增材制造服务提供商、制造商和零件的资质》;2022年底,更新了增材制造标准DNV-ST-B203《金属零件增材制造》。

美国船级社(ABS):2015年发布了3D打印技术在船舶与海工领域应用的全面指南《ABS 3D打印技术指南》;2018年发布《ABS增材制造指南》;2022年发布《ABS增材制造要求》。
日本船级社(NK):2021年发布《增材制造(3D打印)指南》。

国际认证

2017年,达门造船集团、增材技术公司RAMLAB、德国螺旋桨制造商Promarin、软件巨头Autodesk以及法国船级社(BV),联合使用电弧增材技术制造了船舶螺旋桨,这是全球首个获得船级社认证的增材制造船舶螺旋桨。

2018年,RAMLAB使用电弧增材技术制造的大型海上起重机吊钩,获得了挪威船级社、法国船级社和美国船级社的三重认证。

2019年,DNV GL为蒂森克虏伯技术中心增材制造公司颁发了第一个增材制造工厂认可(AoM)方案认证。


2020年,TWI成功通过了英国劳氏船级社针对其电弧增材制造设备的审核,成为英国及全欧洲通过该认证的第一家公司。


2021年,DNV新加坡为吉宝科技与创新公司(Keppel Technology&Innovation, KTI)颁发了3D打印甲板型巴拿马导缆孔(SWL150Ton)认证证书,该组件用于非入级海事领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3D打印船舶配件,采用的是电弧增材制造技术。


2022年,苏州西帝摩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XDM)通过了DNV GL增材制造行业标准认证,成为亚洲首个、全球第三家获得该认证的公司。

2023年,Desktop Metal旗下的Aidro子公司获得了DNV颁发的针对Aidro的两种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激光粉末床熔融(PBF-LB)和粘结剂喷射(BJT)–的认证,这是DNV颁发的首个粘结剂喷射技术认证。

目前,各大船级社也在积极参与增材制造项目,如ABS与新加坡胜科海事(Sembcorp)、3D Metalforge及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旗下的全资子公司Polar Tankers的联合开发项目——在油轮上制造、测试和安装功能性AM零件;英国劳氏船级社(LR)与国际焊接机构英国焊接研究所(TWI)联合发起了两个增材研究项目– “实现增材制造的法规和规范遵从”、“联合金属增材制造产品和材料”,并参与了另两个3D打印相关项目–“能源和海洋领域工业应用中的激光粉末增材制造部件的认证”、“船舶轻量化”等。

  • 总结

中国船级社此次认证对两个行业领域带来了长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技术认可与推广:认证增强了增材制造技术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认可度,有助于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市场信心增强:权威的认证提升了市场对增材制造技术的信心,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行业的资金流动和市场扩大;
  • 行业标准化推动:认证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增材制造在船舶行业的标准化体系,推动船舶行业的增材技术应用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 产业链发展:认证有助于促进增材制造在船舶行业的产业链发展,从原材料制备、设备制造到服务应用等各环节,都可能获得进一步发展;
  • 国际合作与竞争力提升:认证有助于提升国内增材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合作,推动中国增材制造技术“走出去”;
  • 产业升级与转型:认证可能会加速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优化船舶行业传统制造模式,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增材制造技术因其高效的材料利用率和设计灵活性,有助于推动船舶行业绿色制造、轻量化船舶、低碳低排放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CCS的认证对增材制造行业影响深远,不仅能够提升增材技术水平和其在船舶领域市场认可度,还能够促进船舶行业增材技术应用的规范化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成熟和可持续发展。期待未来船舶行业的增材制造技术应用能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