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大的造船厂(按船坞容量计算)——国营科钦船厂(Cochin Shipyard)计划与外国合作,在科钦港建立一个新的造船基地,总投资达200亿卢比(约17亿元人民币)。港口当局拥有150英亩土地,计划将其中的一部分租赁给科钦船厂用于此次扩建。
去年8月,科钦船厂在科钦港的威灵顿岛启用了耗资97亿卢比的国际船舶维修厂。科钦船厂表示,新修船设施是“将科钦船厂转变为全球船舶维修中心的一步”,将使印度的船舶维修能力提高约25%。
据政府官员称,拟建的新船厂将归科钦船厂所有,但将与外国合作开发。在此之前,科钦船厂第三座价值180亿卢比的干船坞已经启用,能够建造大型船舶,包括LNG运输船、好望角型船舶和苏伊士型船舶、石油钻井平台和半潜式平台。
印度媒体强调了印度扩大造船产能的紧迫性,因为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全球主要造船企业的订单在2028年前均已排满,印度需要迅速具备造船能力,以在这波造船行情中“分一杯羹”。
根据印度政府宣布的“海事愿景2030”,到2030年进入全球造船业前十,到2047年成为全球前五强。目前,印度造船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不足1%。据推算,为实现“造船强国”目标,印度造船产能必须从目前的7.2万总吨(GT)增加到33万总吨,并进一步在2047年达到1131万总吨。
印度港口、航运和水道部正在三个邦推进造船集群。古吉拉特邦的迪恩达雅尔港口管理局(Deendayal Port Authority)已发布招标,租赁2000英亩土地,以公私合营模式开发综合造船集群。安得拉邦也计划在其新建港口和私营港口建设造船设施。
印度财政部长Nirmala Sitharaman最近宣布的预算公告包括设立2500亿卢比的海事发展基金、经修订的造船业财政援助政策、拆船业信贷票据计划,以及延长原材料和用于拆解的船舶进口的关税减免。
印度振兴造船业的努力也吸引了韩日船企的关注。韩日船企高层最近与印度官方密集会晤,探讨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