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二期工程开工。该工程将是上海市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项目之一,也是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枢纽工程。
据介绍,该工程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在已建成的罗泾港区一期码头下游,码头平面呈“F”形,计划新建1个10万吨级和3个1万吨级集装箱泊位,以及6个工作船泊位,码头岸线总长337.9米,设计年吞吐量140万标准箱。

公开资料显示,罗泾一期工程已于2024年8月7日开港运营,设计年通过能力260万标准箱。
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相关负责人介绍,二期工程和一期工程都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营运管控系统(NEO-TOS),以自动控制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为依托,集成应用F5G、5G、车路协同、高精度融合定位等技术,全面实现码头设备的智能化运转。
上海港罗泾港区为世界最大最先进散杂货码头群,其二期工程以运输和中转煤炭、矿石、钢杂等为主的大宗干散货,服务对象除满足不断发展的新客户外,更重要的是保证因世博园场馆建设而搬迁黄浦江内码头的货运量调整需求。
据悉,二期工程建成后,将与一期工程一体化运营,实现港区转型的再次升级,做到全品类集装箱运输。罗泾港区数智系统的全域融合,也将率先实现国内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核心技术的全栈自主可控,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的“中国式港口现代化”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