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印度为实现海事强国目标而进行大规模投资,全球三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地中海航运(MSC)、马士基和达飞海运(CMA CGM)——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国家。
2月17日,马士基宣布与印度科钦造船厂(Cochin Shipyard)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以探索在印度开展船舶修理和新船建造的合作机会。该MoU契合印度政府近期宣布的船舶行业扶持政策。
印度已提出“2047年造船强国”计划,目标是在2030年跻身全球十大造船国行列,2047年成为全球前五的造船强国。本月初,印度财政部长Nirmala Sitharaman公布了一项价值29亿美元的海事发展基金计划,旨在为印度的造船和维修业务提供长期融资。根据计划,政府将出资49%,其余部分由港口和私营企业提供。
根据马士基官方消息,预计到2025年,科钦造船厂将完成第一艘马士基船舶的维修。马士基还表示,未来有望在科钦船厂建造新船。
继马士基之后,达飞海运、地中海航运也准备和印度船厂合作。
据当地媒体报道,法国达飞海运将效仿马士基,其代表团计划不久后访问印度。此前,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了达飞海运位于马赛的总部,与该公司首席执行官Rodolphe Saadé会面,讨论了达飞在印度的计划,包括未来在造船和修船业务方面的合作。
与此同时,地中海航运首席执行官Soren Toft也于本周访问了印度,与印度工商部部长Piyush Goyal会面,探讨多项潜在投资。Piyush Goyal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会谈的重点包括投资内陆集装箱码头、造船、维修和集装箱制造,以及船舶合作和政策改革,以提升印度的全球海事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