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76|回复: 3
收起左侧

韩国造船业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1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据韩国媒体报道,2009年1月,韩国造船业的三大巨头―――“现代重工业”、“三星重工业”和“大宇造船海洋”总共才接到了1艘船的订单,而去年同期,这三家企业总共接到了14艘订单。2月份似乎更加不妙,三大巨头第一次出现了订单量为零的情况。据悉,“现代重工业”和“三星重工业”已将今年的订单量预期下调到211亿美元和100亿美元,下调幅度分别达23%和33%。看来,持续了5年的造船业“盛况”已经不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确实让韩国造船业体会到了经济降温的滋味。

然而,即便是面对同样的金融危机,各企业的感觉也不尽相同,韩国造船业的两极分化现象更为明显。


大型造船企业虽然面临订单减少的情况,但因为手中已有的储存订单足够他们继续生产2―4年,而且船主的预付金也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充裕的流动性,所以他们的生产没有受到影响。据悉,占世界船舶生产量15%的韩国三大造船巨头在2008年的业绩创下了历史最高,他们对2009年的销售业绩也做出了乐观的展望。“现代重工业”预测今年的销售额将达到23万亿韩元,“三星重工业”和“大宇造船海洋”也都认为自己的销售业绩将达到13万亿韩元。由于钢板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下降,估计2009年韩国大型造船公司的利润也将创历史新高。韩国知识经济部的统计显示,2009年2月,韩国的船舶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比去年增加了47.4%,达到了42.3亿美元,这中间绝大部分是大型造船公司的功劳。

与此相对的是,数量众多的中小造船企业却因为订单减少、资金短缺等原因,自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伊始就受到冲击,有的甚至到了破产边缘。据韩国进出口银行的统计,2008年第四季度,韩国26家中小造船企业总共接到了4艘订单,比前一个季度减少了91.9%。与订单减少相伴的是预付金的减少,再加上银行收紧信贷,使许多企业的流动性急剧恶化,生产难以为继。中小造船企业与中小建筑企业一起成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一批受害者。此间专家分析指出,前几年,由于外部需求旺盛,造船业似乎成了“淘金宝地”,中小企业纷纷上马,这些企业大多数都存在技术水平不高、资金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来临时首先受到冲击也是在所难免。

随着中小造船企业经营状况的日益恶化,结构调整的任务又一次摆到了韩国政府的面前。继2009年1月针对3家中小造船企业进行结构调整之后,目前韩国政府正在推进第二轮结构调整。韩国金融委员会的官员对记者称,韩国政府计划加快结构调整进程,对于中小造船业要分清优劣,该合并的要坚决合并,该支援的要果断支援,该倒闭的要尽快倒闭,防止久拖不决再次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他称,韩国政府的原则是,绝不让任何一家技术水平高、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因一时资金问题而破产,也绝不让任何一家技术含量低、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蒙混过关。
出处:国际船舶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哪个国家的造船业不是这样的?
网上不是还有很多消息称,韩国三大造船企业已经接到巴西的500美元的海工大单,这个都够他们挣一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按这个思路,中国没有几家船厂可以活下来了,韩国的船厂不用怕,有中国人给扛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8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卖国求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6-5 06:50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