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9|回复: 0
收起左侧

造船业应对人民币升值回旋馀地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3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按手持订单计已位居世界第二的中国造船业,目前正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钢材价格上涨等诸多挑战.行业人士和分析师指出,中国造船业在制造成本和海岸资源等方面仍较竞争对手具有相当优势,应对人民币升值时回旋馀地较大,但长远发展亟需提高效能.
2007年中国造船业手持订单量为15,88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1%,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3%.加之受政策扶持,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或只是时间问题.但中国造船企业在生产效率、造船技术以及基础设备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只有大力发展高经济附加值的产品才具持续成长优势.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到6:1,我们企业的问题还不大,但利润会大大减小."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凯飞说,"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迫使我们不断努力缩短与日韩造船企业技术与管理上的差距.目前我们与日韩在技术与管理上仍存在五年左右的差距."
江苏省经贸委在对该省九家骨干造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後得出的结论是:即使不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因素,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5.80:1的情况下,企业仍能保持盈亏平衡.根据江苏造船企业的大致规划,至2010年该省造船要占全国造船总量的30%以上.
2007年中国船舶工业全行业利润超过2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100%.根据江苏新世纪造船公司提供的报告,该公司2007年利润同比增长为545.9%.中国造船业的行业龙头企业--中国船舶(600150.SS:行情)去年的毛利率为26.60%.
海通证券船舶制造行业分析师叶志刚表示,假设2008年人民币升值8-10%,中国造船业70%的船舶供应出口,则对造船行业的业绩影响程度为4.76-5.95%."这一数据也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很明显,是韩国的1/8,日本的1/7."
海通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日韩造船业的兴起都伴随着本国货币的升值过程.1970-1988年期间日元升值2.80倍,而韩圜在2002-2007年期间升值35.60%.人民币兑美元周五中间价报6.8826元,汇改以来累计升值幅度已达20%.
西南证券行业分析师庞琳琳亦认为,低成本使得中国在常规船方面的竞争优势已经超过韩国,也将使中国造船业的景气期将明显长于全球景气水平."但国内造船业能源资源消耗较高,生产效率低下,大概是韩国企业的1/5到1/6.低水平造船产能将大大减弱我国造船业未来抵御风险的能力,超越韩国,成为新的世界造船霸主,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成本上升,促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造船业是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以及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正促使中国船舶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向好的方向改善.
江苏苏美达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鸣说:"面对汇率变化,确实让我们进入国际竞争游戏的感觉越来越真实,也让企业越来越成熟."
"以前我们从来不考虑生产一条船要用多少钢材,现在我们要求技术更精细化,在符合标准和船东能接受的前提下,能节省就节省.我们不仅引进新的造船方法,也在管理上采用先进模式,以高效增产来抵充汇率变动等不利因素."袁凯飞说.
据袁凯飞介绍,该公司去年在同样的设备基础上比2006年增加了四条船的产量,带来新增利润2-3亿人民币.企业的钢材利用率从85%提高到了89%,并争取下一步提高到92%.根据江苏省经贸委的调查,去年江苏省9家骨干造船企业的钢材利用率已达到90%以上.
但庞琳琳认为,中国造船业整体造船效率仍亟待提高."日韩造船企业的钢材利用率都在90%以上,而中国造船企业的钢材平均利用率只有60-70%,浪费比较严重."

**产能迅速扩大而资源终有限,韩国可资借鉴**
中国造船业的兴旺,使得造船规模迅速扩大和新兴造船企业不断涌入,这亦造成造船所需资源日益紧俏,成本上升.叶志刚认为,如果不能对地方造船能力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规范,未来几年产能的释放会令行业衰退期提前到来.
庞琳琳认为,除了大型造船企业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其他大多企业只是内部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由于全球造船业低附加值船型同质化严重,因此基本按国际市场行情定价,而船东在船企选择方面有更多馀地.稍有不同的是,能够承建高附加船型的船企较少,相比船东而言,造船企业更具话语权,可将部分成本转移给买方.
"造船要用船坞和船台,这要占用沿海资源,而这对国家来讲是有限的战略资源,一般国家不会轻易给企业.市场好的时候,企业要进一步扩展就可能遇到瓶颈."叶志刚说.
叶志刚称,为节省资源韩国企业创造了巨型总段造船法、浮坞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三种新造船方法,大大提高了造船效率."我们原来以为造船行业向中国转移,韩国就会衰落下去,实际上却不是这样.韩国企业正全力以赴拉大同中国之间的技术差距,甚至焕发了’第二春’."
(来源:路透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6-12 04:05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