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社区 首页 热点资讯 查看内容

“乌克兰”号巡洋舰30年难逃“烂尾”

2019-12-1 10:14| 查看: 1546| 评论: 0|来自: 解放军报



 “乌克兰”号巡洋舰

30年难逃“烂尾”

 

前不久,乌克兰总统签署了关于“乌克兰”号巡洋舰非军事化的法令,言外之意是这艘巡洋舰已经不再具备军事用途。如果30年前“乌克兰”号巡洋舰服役,现在也快到了退役年龄,然而这艘巡洋舰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里“躺”了快30年。如今,被拆除是它最好的归宿。

 

“乌克兰”号是苏联规划建造的一艘光荣级巡洋舰。该型舰艇满载排水量1.15万吨,装备有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舰空导弹和近程地对空导弹,拥有完备的远、中、近防空能力,有“航母杀手”之称。

 

1984年,“乌克兰”号巡洋舰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建造。苏联解体后,该舰被划归乌克兰,并由“罗波夫海军上将”号更名为“乌克兰”号,但此时“乌克兰”号仅完成总工程量的90%。由于乌克兰当时国力有限,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乌方想让“乌克兰”号复工,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雪上加霜的是,乌克兰海军高层认为“乌克兰”号巡洋舰运营成本太高,过剩的火力和乌方海军的需求不匹配,即使“乌克兰”号巡洋舰建造完工,海军也并不想装备它。

 

自停工以来,历届乌克兰政府一直希望处理掉这个“烫手山芋”。乌方曾先后与多个国家探讨过出售的方案,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乌克兰”号始终未能售出。

 

随着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衰落,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造船厂在2018年宣布破产。“乌克兰”号彻底失去了复工的可能。

 

这艘以国家名字命名的巡洋舰终究没能驶出船厂码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乌克兰军工产业在国际军贸市场上节节败退,一再错失发展良机。也许,“乌克兰”号的拆除并不是乌克兰军工产业衰败的休止符,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许还会有更多战舰难逃“烂尾”的命运。

 

基洛级潜艇

3艘相继“趴窝”

 

如果说“乌克兰”号巡洋舰被拆除是乌克兰军工产业衰败的缩影,那么基洛级潜艇的相继“趴窝”,也反映了伊朗在某些关键技术上的现实窘境。

 

基洛级潜艇诞生于俄罗斯,以优异的静音巡航性能著称,被誉为“大洋黑洞”,是航母的强劲对手。自上世纪90年代伊朗引进以来,一直都是伊朗的国之重器。不过伊方一直未能掌握该型潜艇的核心技术。

 

前不久,伊朗的3艘基洛级潜艇相继“趴窝”,原因是检修发现该型潜艇燃料电池出现问题,影响正常航行。若强行出航,只能靠柴油机驱动,柴油机工作时噪声大,这会让基洛级潜艇失去原本引以为傲的静音巡航性能。

 

过去几年,伊朗军方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尝试攻克核心技术,并在2012年独立完成了基洛级潜艇的一次大修。但在燃料电池的研发上,进展并不顺利。2019年4月,一艘使用伊朗燃料电池驱动的潜艇发生爆炸,造成3名高级技师死亡。事故发生后,燃料电池的研制工作被迫暂停。

 

短期内,伊方难以突破燃料电池的技术难题。在得到俄罗斯的技术援助前,这3艘基洛级潜艇也只能继续停泊在港口。

 

手里握着先进装备,却掌握不了核心技术。事实证明,在军工领域,金钱可能买来武器装备,但不一定能买来战斗力。如果伊朗在引进之初就摒弃依赖思想,加大研发力度,也不至于守着潜艇“望洋兴叹”。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3-29 01:37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