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社区 首页 专栏 船舶行业观察 查看内容

红星造船厂现代化改造,能否重振俄造船业

2019-7-20 19:53| 查看: 2308| 评论: 0 |来自: 船舶行业观察

来源:微信公众号“船舶行业观察”

作者:周大虎


编者按:随着俄北极资源的开发,对破冰船尤其是破冰型LNG运输船的需求日益迫切。红星造船厂承载着俄国船国造的梦想,近来风头日盛,不少人忧心其是否会对中国的造船业造成冲击。在笔者看来,缺乏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仅凭借政策支持,包括红星造船厂在内的俄罗斯造船业不足为惧。中国造船业的对手只有日韩。


俄罗斯红星造船厂位于俄远东地区的大卡缅市。对于中国人来说,大卡缅是个很陌生的地方。不过一说到海参崴,相信不少人就知道是在哪里。大卡缅和海参崴隔乌苏里湾相望,距中国边境的直线距离大概只有一百公里左右。


俄之远东,吾之东北。海参崴,大卡缅,本该都是中国的土地。如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东三省少了日本海的入海口,吉林省成为了中国距海最近的内陆省份,而俄国,在开发他们的远东。


如果海参崴等地区依旧是中国的领土,如果东北多了这么一个入海口,现如今东北的经济形势也不会这么严峻。


红星造船厂的现代化改造正是俄远东开发计划的一部分。


红星造船厂原本只是一个海军的修船厂,负责俄太平洋舰队的潜艇修理和改装业务。但自2016年以来,俄斥巨资对其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希望能够将其建成俄罗斯最大的现代化船厂,以便能够建造破冰型大型船舶,尤其是大型破冰型LNG船舶,以配套俄北极地区的油气开发工程。


“国船国造”不只是中韩两国的目标,俄罗斯作为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大国,自然也有这种想法。红星造船厂的改造工作尚未完成,俄罗斯的石油及航运公司已经下了几十上百亿美元的订单。说是含着金汤匙长大,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在船厂改造升级的过程中,却暴露出了俄国工业实力已经下降的问题。不少人对俄国工业的印象还停留在虽然轻工业不行,但是军火等重工业实力仍然一流。事实上,俄国的工业可能要比我们想象中更虚弱。俄国采购法国西北风战舰的新闻相信不少人看过,很多人对此很诧异,为什么俄国要采购战舰,自己不能造吗?


事实是,不惜代价或可造得出来,但是价格上没法接受。在苏联解体分家时,多数船厂归属乌克兰所拥有,俄国境内的大型船厂以核潜艇建造著称,并不以建造大型水面舰艇见长。


俄此番对红星造船厂进行现代化改造,相信不仅仅是为了民用船舶建造。现有的俄造船厂主要分布在其欧洲领土部分,一旦开战,在远东地区保存一个大型造船厂,其军事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一个船厂来说,船坞、龙门吊和分段运输车辆应该是最重要的硬件设施了。这几种设施按理说技术上算不得高精尖,然而俄国却没有选择自己造,而是从中国购买。不知是造不出来,还是成本不具备竞争力。总归是中俄两国工业竞争力转变的一个缩影。


为了具备大型船舶及海工平台的建造能力,红星造船厂从青岛北船重工购买了4万吨举力的浮船坞。浮船坞的设计亦由国内的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提供。


为了具备建造大型船舶的起重及运输能力,从南通中远海运重工买了1200吨的龙门吊,从苏州大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购买了650吨级的平板运输车。


笔者无意中还在谷歌地图中看到了露天停靠的大黑鱼,红星造船不愧是军工厂。军迷们可以研究一下是什么型号。

 

 


硬件设施从中国购买,但是一个船厂光有硬件设施是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技术与管理。俄国在造船上的实力无可置疑,但是在民船建造领域,俄罗斯并不是一个特别出色的玩家,在民船市场上的份额可以忽略不计。


商船建造合同的交船期通常较短,不可能一条船造许多年,和军船的建造不是一个玩法。为此,俄国再次请求国外帮忙,这次是韩国。通过和韩国造船企业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希冀借助韩国的管理、技术,来帮助红星船厂顺利完成订单的交付。


大型LNG船全世界能建造的船厂已经不多,能建造大型破冰型LNG船的船厂更少。目前唯一有建造业绩的船厂就是韩国的大宇造船,建造了亚马尔项目一期全部的15艘Arc7级破冰型LNG船,造价大约每艘3.2亿美元。对比之下,一条20万吨的散货船不过5千万美元。


亚马尔项目虽然是俄罗斯主导的北极地区油气开发项目,但是中国的公司和资本深度参与其中。中石油占据了该项目20%的股份,中国的丝路基金占据了该项目9.9%的股份。整个项目很大一部分生产模块是由中国企业建造,整个项目产出的一半天然气是用于出口到中国。中国的几大航运央企均已参与到亚马尔项目的LNG的运输中。


唯一的缺憾就是,项目所需要的破冰型LNG运输船,没有任何一艘是由中国的船厂建造,全部被韩国包揽。在破冰船方面,国内的技术实力太薄弱了。
而LNG船最核心的液货围护系统,和中韩企业一样,红星造船厂当然还是只能寻求法国GTT公司的专利授权。就像俄罗斯靠丰富的油气资源赚钱一样,GTT公司靠垄断的技术躺赚。


万事俱备,有了中国提供的硬件设施,有了韩国提供的技术支持,有了GTT公司的核心技术授权,红星造船厂是否就能够如愿完成俄罗斯国船国造的愿望呢?


笔者对此仍然表示怀疑。


正如笔者之前一再强调的,造船是个系统性工程,除了上述的硬件与管理,还需要足够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需要足够完善的上下游配套产业。


在民用船舶批量化建造方面,已经没有国家能够和东亚三国竞争。中日韩造船业的规模优势是俄罗斯所无法企及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卖资源挣快钱,俄罗斯的船舶产业链说是荒废可能不太恰当,但说是没有进步毫不过分。如果仅仅是俄船俄造,而船用设备、技术都向国外购买,那么这个造船成本没有任何竞争力。造一条亏一条,造十五条,亏十五条。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倘若如此,俄罗斯获得了面子,满足了国船国造的虚荣心,但是中韩法等国家则获得了实实在在的银子。笔者巴不得俄国再建造几座现代化船厂,多从中国购买龙门吊等设备。


因为笔者对俄国的经营能力很放心,长期亏损是必然的事情,就看能坚持多久。


从这种军工厂脱胎的国企性质来看,经营不善是大概率事件,延期交付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到时候订船方有的抱怨。


最新的新闻报道说俄国打算给红星造船厂巨额补贴,以弥补红星造船厂必然会出现的亏损。笔者认为,补贴是暂时的,而成本上需要面临国外长久的竞争,想在补贴停止之前获得持续的造血能力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克罗地亚最大船厂破产的新闻前车可鉴,克罗地亚政府没少补贴,最终发现是无底大坑,实在承担不起,只能破产。俄罗斯是大国,亏得起,但是长久巨额补贴是否划算,值得俄方思考。


和卖资源比起来,造船是又苦又累又不挣钱的行当。还没有哪个资源型国家完成了到工业化国家的转变,去工业化容易,想再转变回来,那可就太难了。


截至目前,红星造船厂手持订单均为俄国内企业所签,没有别的国家的航运公司在红星船厂下单,这足够说明问题。军工厂可以只靠国内的订单过活,但在完全国际化竞争的民用船舶市场,如果不能吸引国外船东的订单,那么可以说是竞争力不足的体现,很难长期生存。


小板凳已搬好,拭目以待红星造船厂未来的经营状况。

最新评论

热门文章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4-25 19:55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