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保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船舶污染治理就像一辆单行道上的列车,只能向前,没有回头的余地。因此,与此相关的航运、船舶、港口等企业需认清形势,全体动员,迎难而上,共同为创造环保社会而努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成功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环境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在陆地污染源之后,现在,水上移动污染源也被纳入环境治理范围。既然迈出了这重要的一步,那么“开弓没有回头箭”,即使前面的路充满荆棘,我们也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一趋势在目前出台、发布的一系列法规文件中已见端倪。面对这种趋势,相关的海事企业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采取措施顺应之。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增速放缓,海事行业正逢市场低谷,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船舶污染治理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海事企业经济效益差,购置安装环保设施设备、订造环保新船、使用低硫油的资金不足;市场低迷,需求不旺,因此通过提高运费消化整体成本的难度增大;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对船舶污染治理给予的资金支持不会太多。这些都可能让船舶污染治理遭遇更多的挫折。然而,如果我国海事企业因此心存侥幸,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环境保护虽不能一蹴而就,但其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我国海事企业与其且等且看,不如行动起来,积极应对。
虽然投资建设船舶岸电系统设施短期内对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带来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在这方面抢先一步,恰恰能提升未来的竞争力。对于航运企业来说,多在管理、经营上下功夫、降成本,在环保船舶及环保设备上多投资,恰恰有利于实现升级发展。对于船舶行业来说,更多开展环保船型、环保设备的研发,恰恰有利于抢占先机,获得突破。因此,主动顺应大势,积极进行应对才是海事企业的明智之选。当然,我国在推进船舶污染治理时也应充分考虑其中的困难因素,给予相关各方更多的支持,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同迎接蓝天、净水。
来自中国船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