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89|回复: 8
收起左侧

振华重工创始人管彤贤:我不适合当总裁,最好当工程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aaaef0826b894e71841fccfe6b541492.jpeg -->

管彤贤


上海浦东新区东方路3261号,是振华重工(600320.SH)的总部大楼所在地。这座大楼先后迎来过四任总裁,但无论人事如何变动,振华重工创始人、首任总裁管彤贤的办公室始终保留着。

如今,从总裁一职退下已近9年的管彤贤,仍然每天7点前到达21楼的办公室,带着一帮学生继续攻克技术难关。

6月13日下午,在这间办公室里,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见到了管彤贤。他从工作电脑后面露出头并慢慢站起身,笑盈盈地和记者打招呼。厚厚的眼镜片遮不住他又宽又浓的眉毛,笑起来眼睛弯弯的;一张口,是纯正的京腔,铿锵有力。

这个慈眉善目的老头,让人一下子难以与20年前纵横国际港机市场、击败日韩美德等强敌的风云人物联系起来。

59岁 “高龄创业”,85岁依旧留在工作岗位

管彤贤生于1933年,59岁创立振华重工,任总裁18载,将振华重工带到行业的最高峰。今年管彤贤已85岁高龄。不过年龄在他眼里好像从来都不是问题,无论是当时 “高龄创业”,还是耄耋之年依旧留在工作岗位。

管彤贤的精力,旺盛得与年纪不相符合。他就像是一台发动机,不知疲倦地高速运转。他甚至抱怨过双休日太浪费,无限怀念六天工作制的“美好时代”。

据称,管彤贤任总裁时,遇上出国就在途中的车上睡觉,一到宾馆马上开会,根本不用倒时差,工作完了马上回国。如果到香港出差,经常当天来回。在他的作风影响下,公司员工出国商务谈判回国,从来都是从机场直接回公司,除非已经是晚上,否则没有人直接回家。

七十多岁时,管彤贤还经常深入生产基地,并能爬上80多米高的起重机。现虽已耄耋之年,管彤贤依旧每天去公司报到,上班比别人早、下班比别人晚。“7点前肯定在办公室了,晚上6点多走。因为以前振华是7点半上班,我为了错开交通才早到,几十年的习惯,倒没什么。” 他说。

作为振华的创始人,管彤贤完全没有一点领导的派头,喜欢和员工待在一起。尽管公司给他安排了专门的住处,但他选择住在宿舍大楼,和员工同吃同睡。

他还愿意和员工一起办公。以前,他与10多个下属合用一个狭长的办公室。现在他有了独立的办公室,仍然与带教的6个同济大学研究生一起办公,便于与他们随时交流。“我们合作得很好,他们在这里学习1年半时间,有很多长处可以补我短处。比如我不大会用计算机,CAD画图也不行,他们可以帮我。”

了解管彤贤的人都知道,他酷爱读书和音乐,提倡公司多买书、多送书,会送客户古典乐唱片。和记者谈起音乐,他对中国的音韵、平仄信手捏来,随口还能唱起《东方红》解析一番。他甚至对农业也有所涉猎,对施肥、改良土壤、灌溉等农活了如指掌。

以前管彤贤的爱好更多,喜欢打桥牌,侍弄花鸟鱼虫,也喜欢外出旅游,但现在这些爱好都放在一边了,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都在工作。他说,人生很短促,在有用的时间要做点事情,工作是他的一种寄托。

“我不适合当总裁,最好当工程师”

管彤贤掌管振华18年,有什么特别的管理技巧?他说,“我当总裁,不干别的,就是支持别人发展。”在管彤贤的带领下,振华重工把岸桥产品做到了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不过,在管彤贤卸任总裁9年后,他对记者说,“我不适合当总裁,最好是当工程师。” 听起来是句玩笑话,但管彤贤真的实现了这个想法。现在他对公司行政事务一概不理,埋首于风电船的技术攻关。

实际上,抛开总裁的职务,学机械出身的管彤贤一直都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师。

振华之所以能占据全球集装箱起重机研制的制高点,是因为有数十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顶尖技术:世界首创双40英尺集装箱起重机,生产效率可比传统设备提高50%以上;全自动化双小车岸桥,高矮两只小车分别解决了卸船要高、装车要矮的矛盾;世界首创的采用GPS技术的集装箱起重机,精度可以达到15毫米;世界首创的大梁升降式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这些原创高新技术的点子是谁出的?许多技术人员说:“这些点子是管总出的!”

比如,轮胎式集装箱起重机过去一直使用柴油机作为动力,缺点是作业时噪音大,还要冒黑烟,不符合国际上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管彤贤首先提出用超级电容来替代柴油机。这一灵感,经过产学研攻关,终于成为现实,成为振华港机集装箱岸桥的竞争优势。

占领国际市场

振华重工的岸桥产品已连续20年保持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但从出生走到世界第一,振华并没有用太长时间:六年。

1992年,59岁的管彤贤做到了交通部水运司副处长的位置。那些年,港口机械的核心技术、关键装备和重大订单,尽数被美欧日韩把持,中国港机产品技术低下,品质低劣,中国港口也不愿买国产货。

在这种条件下,学机械出身的管彤贤感到不安,虽然还有一年就退休了,但总觉得还要做些什么。当年正值邓小平南方讲话,管彤贤由此被激发,希望创立一家港机制造企业。

于是,管彤贤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上海浦东租下三间破房,“振华港机”悄无声息开了张。管彤贤说,这完全就是一个“皮包公司”,靠专业化协作,到处求别人做部件、组装。

当时,中国很多产品都“只见装配,不见制造”,等规模做大、专业化程度提高,再随之提升质量,适合制造业初期发展阶段。管彤贤也这样干,“最开始请别人做部件,我们做装配,最后我们甩开别人,全部自己做。”管彤贤没想到能越做越大,甚至做到了世界第一。

振华的发展路径也和别人不同,走的是“先国外市场”的策略。

1992年,振华靠着报价低30%、白搭百万美元运费,把第一份竞标书递进了加拿大温哥华港。

振华像制作工艺品一样制造这第一台起重机,凡自己做不好的关键配套零部件,一律采用世界名牌。因此,这第一单并没有为振华带来多少利润,但为振华赢得了好名声。

在随后的几年里,其他国家同行为振华港机的出现头痛不已。他们不可能拥有振华低廉劳动力的优势;更要命的是,在集装箱机械这个产品技术和生产方式广为人知的领域,振华港机总能迅速地模仿和复制同行们的产品,并有所创新。

没有采购商能够摆脱价廉物美的诱惑。1993年,温哥华又从振华买走一台设备。1994年,振华在美国旗开得胜,迈阿密港一次性订下4台产品。此后,在港口机械的各个竞标会上,都可以看到振华港机的身影。

1998年,振华已经超越列强,以世界市场1/4的占有率成为集装箱机械行业领袖。

2000年,振华凭借全自动化港机,打开世界起重机发源地德国的大门;2008年7月,荷兰鹿特丹港举行了世界上最先进、规模最大的集装箱自动化码头——Euromax的开港仪式,人们在现场看到了一处处振华的铭牌。彼时,振华已然掌控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无可争议的“港机之王”。

如今,振华岸桥产品占据全球超过70%的市场份额。管彤贤终于实现了当年立下的豪言壮志: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港口的地方,就一定有上海振华生产的集装箱起重机在作业。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关于振华起家的过程,管彤贤轻描淡写地回忆着。实际他掌管振华的18年,每一天无不殚精竭虑,每一天都是“坎”。管彤贤说,很多路都是被逼着走出来的,“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在杀进美国市场之初,振华就遇到了整机发运的问题。港口机械都是二三十层楼高的巨兽,但美国人不许到港拼装。当年,全世界只有荷兰一家航运公司有特种运输船,要价一次比一次高,条件还越来越苛刻。

被对手逼到墙角的管彤贤意识到,运输这个“瓶颈”不打破,将来永远要受制于人。于是振华港机买进一条运煤炭的旧船,改制成“振华一号”专用运输船,扬帆启航了。

然而,买船的决定并没有获得上级部门同意。经过反复交涉,董事会松口了,但要求管彤贤自己解决外汇问题。然而当时全国外汇都紧张,若上级单位不担保,银行根本不敢放款。管彤贤只能反复交涉,最终打动了银行放款。

外汇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管彤贤买了超大的旧运输轮,按荷兰特种船的样式依样画葫芦改造,结果被荷兰人以侵犯专利为由告上了国际法庭。

“全世界轿车都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凭啥我造就是侵权?”管彤贤的理由,让法官无法反驳。

打赢官司后,振华一口气改造了20多艘特种运输船,成为全球唯一能自造、自运的重型机械制造商。日后,它们成为振华击溃无数对手的“杀手锏”。

解决了船运问题,产品验收又面临困境。在国外,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不会被罚款,只是会被要求修改直至合格,极其耽误时间。而对港口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既然产品在当地验收耗时耗力,为什么不索性把验收单位请到中国来?管彤贤想到的这个方法,与“把客户的监理方请到中国”的办法如出一辙,均为振华独创,解决了不少麻烦。

留住人才的秘诀

除了特种运输船队和以上独门绝技,振华的电焊工在多次重大项目竞标中立下大功。

2006年,美国旧金山新海湾大桥展开竞标,该项工程用到的钢结构高达4.5万吨,动用电焊工1000多名。而且,在美国施工,电焊工必须取得美国焊接协会的技术认证。这个对技术和语言的双重考验,几乎难倒了所有竞标方,却让振华脱颖而出。

管彤贤长期以来的苦心得到了回报。管彤贤平时就督促员工学习、搞培训,劝员工学英语、练技术,甚至要求直接和工资挂钩,员工只要过了内部考试,就获得津贴。振华的制造队伍,最多时有45000人,仅焊工就有7500人以上。

振华还别出心裁的招收中专生,先后近200人,作为工程师助手,他们最安心最稳定,热爱分配给他们的助手工作,使工程师由不少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实际是解放了生产力。

总结起来,管彤贤认为振华留人有两个秘诀,一是让员工有业可务,二是提高物质待遇。

在振华工作并不轻松,加班亦是家常便饭。据称也有托关系想进来的人,管彤贤往往碍于情面先应下来,但对方常待不满一个礼拜就自动走人,管彤贤说,“振华可没有闲地方”。

要求严格的同时,管彤贤对待员工下属砸起钱来极其豪爽。首先,振华每年砸下上千万,重奖技术创新;后又设“振华功臣”,发百万大奖。获奖者只看贡献,不问职务、学历。在管卸任前三年,振华实现了给每位白领骨干人员加薪10%,连加3年。在其任内,骨干人员未离开一人。

同时,提倡旅游、读书,并且定期组织春游秋游,集体收看文艺节目。“应该让大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倡买书、读书,去高雅的文艺活动,让大家知道什么是阳春白雪,和低级趣味脱离关系。旅游也是提倡的,要去看看大自然,不能一直呆在办公室里。” 管彤贤说。

在振华成立之初,管彤贤就立下“五不准”条例:不准吸烟,不准搞第二职业,不准酗酒,不准赌博,不准搞第三者。振华重工总裁黄庆丰在振华工作了22年,到现在还能清晰地说起这些规定。

“我是21岁进公司的,管总不仅工作上严格要求我们,对生活的要求也非常高。他给我们发英语书,提供读研的机会,去长见识,这样我们就更加努力工作。到今天回想起来,进振华的每一步我们都踏得挺准的,因为你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老师,让你做正确的事情。”黄庆丰说。

作者:澎湃新闻 张赛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这样的人太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3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3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火车全靠火车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3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才是大国工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3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中国就是稀缺这种接地气的带头人,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工匠精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3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真正有创业精神的总裁,往往都有一颗爱钻研技术的心,也比如日本本田的创始人、雅马哈的创始人等等,可有一些人就是靠情商高点走政治路线向上钻营;管老的所作所为打了一些人的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7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管老在任时,吃在食堂,住在宿舍,手下的各级领导没有人敢把好一点的车开到公司来。现在好像变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自叹不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3-29 03:59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