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82|回复: 31
收起左侧

转--大学生就业难与技术工人青黄不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3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大学生就业难与技术工人青黄不接


   学了多年知识出来,大学生挤破人才市场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是没地方用他们吗?真的是到了读书多年出来得自谋出路找创业机会了吗?一面是大量的高学历人才学无所用,一方面我国的工业体系在低技术、低质量上,二十多年原地踏步甚至出现倒退的局面,这反应出什么?脑体倒挂,轻体重脑的后果。

一个国家,要有健康向上的发展,那么就一定得有坚强夯实的基础。基础不稳,多漂亮的建筑都会崩塌。一个国家的基础是什么?工业和农业!主导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谁?是工人和农民!知识分子需要不需要?当然需要,还需要很多,但是,读书读出来是不是都挤进办公室,动动手动动嘴舒舒服服的就能把工业农业这个国家基础打好呢?显然不行!

并不是我们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去做工人、农民,这和社会认知有关。如果整个社会共识就是白领好过蓝领,公务员强过小职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上万人去争抢一个公务员职位的时候,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服务于大众的公务员职位,却拿钱超过了平均工资,大大的高于企业的普通职工。

基座人少,顶层却盘踞了越来越多的人,基座面临的负荷必然越来越大,基座就有断裂崩塌的危险。这就是我们常常使用的成语:本末倒置!如果拿几何图形来做比较,是正三角形稳还是倒三角形稳呢?答案不言而喻,倒三角的结构着实触目尽心,以目前的建筑技术,倒三角的楼宇,不多见,有违常理!

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非常薄弱,最致命的却是我们最薄弱的。无论是大型的机械装备还是精密的机加工我们都即缺技术又缺人!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如此重要的工业基础却几乎全靠进口,即便是进口――以一些人说的那样出口换技术,可换来了什么技术?关键核心的技术几十年进口来进口去,核心仍然把握在人家手里。我们号称建了多少多少电站,可是电力设备基本都是进口,这电力设备的进口给人家多少利润?两台300MW机组的电厂动态投资差不多23个亿。倘若是自己生产的哪里会花那么多钱?有位工程师举例说:一位朋友邀请我们参观该厂从日本新进一套设备,是收取塑料废物的化工设备。我和一同事看了后,问其价格。回答说:100多万外汇。我们认为按其设备估价,重新设计制造,不过30到40万人民币。引进设备,人家说是连技术一起卖给我们的,实际上最核心的却不卖,我们还奈何不得。

在我前些天写的《机械制造-最致命的环节却是我们最薄弱的》一文后面,有很多原来大型国企下岗职工的呐喊,从他们的呐喊,可以看出过去说工人阶级觉悟最高是先锋队,一点都没有言过其实!他们虽然身处困境,依然是不忘忧国爱国,对比一下那些在高等学府里拿着高薪过着舒适日子的学者专家,整天想的不是振兴国家社稷,而是什么保护私有财产,把国企股票分给全民,要多为富人说话,少仇富,两相对比,谁是位卑不敢往忧国谁是居于庙堂却只享磕头不施雨露,一比就看出来了。靠这些“精英”份子靠得住吗?社会的精英不是他们,绝不是!社会的精英是谁?是我们的工农兵社会大众!他们才是精英,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

有一位从破产国企里出来的职工说:现在的技术,确实比七八十年代还要落后,为啥,资本家急功尽利,只要成本低就行,什么质量啊,只要能卖,外观漂亮就行,还研制呢,国营大企业不是买的人家的图纸就是复制样车,那些小企业也是如此,现在只要会画图就能当技术人员,真正关键的件大都从国外进口,大家可以问一下,那些吊车、挖机的液压件有几个不是德国,美国的,而真正搞工业的,请问他的利润率能有多少。我是破产企业走出来的,我觉的我们的职工完全能搞好自己的工厂,关键是有人想不让你搞好,是谁大家都知道,什么都是一卖就灵,为什么一样的设备,一样的人,给了资本家就能挣钱了。我感到我们的工业没有什么前途,我真的为我们的机械企业担忧,我觉的在这种环境下,会有更多的企业倒下,这是我这个一线职工的呐喊。

机械制造是工业的基础,从设计的角度看中国与德日美的差距不小,从工艺上看差距巨大。我们不谈燃气轮机的制造,就拿汽车为例,国产车开了几年到处有响声,是设计和装配工艺问题。从国内的工程教育上看,只重视设计,忽略工艺,没有工艺就无法实现设计的意图。要加强机械工艺的研究和教育,培养大量的工艺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技师是赶超德日美的机械制造水平的关键。在与德日的工程师打交道的过程中,工艺的纪律严谨,如紧螺丝时严禁使用活动扳手,要对角预紧,不能一次紧到位,力矩有要求,螺纹涂抹润滑剂。。。总之,机械的东西就是按照机械的要求去做,一个过程都不能省略,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才能有好的机械产品出现!

作为一个在机械制造行业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工业,从切身的体会中理解文中的深深的忧思。说实在的现在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整体水平,无沦是装、工人技能和素质还是管理,莫说和国外比,就和自己比,较之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也后退了不知多少年。资改之祸国殃民在我国机械行业几十年的发展变中暴露的己十分彻底了。不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吗?机械行业几十年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的硬道理只有一个:背弃了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只有没落和死亡,洋奴哲学、爬行主义是永运也不可能使自己强大起来的。

从以上这些原国企的工人、工程师的跟帖,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什么。一是缺政策上的扶持,比如税收,比如优惠政策。二是缺机械工艺的教育与研究。三是缺少独立自主的研发精神。

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缺少技术工人!没有掌握先进技能的蓝领,新型工业化道路几乎寸步难行。

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技能型人才紧缺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某地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家企业从日本引进先进生产线后,却无法在当地、甚至是全国招聘到熟练操作这一设备的技术工。最终,企业不得不再出高薪从日本聘请工人。

高技能人才与科技人才相比,工资待遇偏低,即使是高级技工,其工资收入也没法跟职位最低的管理人员相比。云南的钢铁公司,培养一名炉长需要七八年的岗位实践,但培养成炉长后流失严重,因为岗位艰苦、责任重大、报酬与付出不相称。忽视技术工人的切身利益、轻视技术工人的培养,导致其经济地位持续走低,收入期望值跌破预期后,许多青年工人谋求改变职业身份、加入待遇高、风险小的管理者行列或专业技术人员行列的想法就在所难免了。

尊重技能、尊重创造、尊重劳动应重新成为社会风尚,通过各种奖励活动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鼓励广大技能劳动者尽快成长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新中国的历史,一次次地印证了产业工人的伟大作用,今天,时代更呼唤高技能人才再次展现"中国力量"。关心、爱护、培养高技能人才社会才能进入良性的自我循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发表于 2009-4-13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支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资本家急功尽利,只要成本低就行,什么质量啊,只要能卖,外观漂亮就行,还研制呢,国营大企业不是买的人家的图纸就是复制样车,那些小企业也是如此

现状谁都明白。。。
问题是中国的知识产权太弱,你花了2000W研究了个什么 出来,一年内,你会发现大大小小的 企业都会做了

就象造船,哈哈,什么图纸都外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知识青年实在应该上山下厂的,不论于国于己,都极有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现在的青年倒不是都不想上山下厂,关键还是在于缺少从山上厂里走出来的榜样。苦点累点还没啥,看不到希望让人家怎么安心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就拿糙船的工人来说,很多人是庄稼熟了去收麦子,放下裤腿拿焊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榜样?什么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回复 6楼 不会糙船 的帖子

这实在是很堪忧的一个情况
而一些大学生往往又不屑于去拿焊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人都是现实的。在山上厂里干的,收入不高,地位不高,没几个能出头的,年轻人看在眼里,还愿意去趟那个混水?多几个成功的榜样,年轻的才愿意去试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想去拿辊筒都找不到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公务员好啊,吃喝是主人的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实际上现在焊工的收入已经比北京上海一些所谓白领的薪水高多了,可是一些年轻人还是为了那些职位打破头。难道那一摇三晃的电脑椅竟如此舒适,闷不透气的写字楼竟如此吸引人?或许因为我是过来人吧,我真的觉得那些东西并不值得看重。大商厦里面虽然穷奢极欲,但是你买得起里面几件东西呢;办公室布置得再温馨舒适,晚上也不可能住在里面。
很多人怕下了基层会再上不来,我觉得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实际上大家不也经常抱怨招聘的时候总是要求若干年工作经验嘛?我说过,大学毕业的头两年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洗脑子,从学习模式转变到工作模式中来,就好像新车磨合一样。这两年里你具体做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在“做”,在“工作”。
经过这段时间的淬火之后,你受过高等教育、有理论基础支撑的优势就会变得特别抢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话不是白说的,真的很重要。
这段再学习期过后,假如你的领导实在没有识人之明,你觉得在原公司还没有出头的机会,那就跳,那时你在招聘会上看着新毕业的学弟学妹会有强烈的优越感的。
有些同学可能会感到委屈:我上大学可不是为了拿焊枪的。好,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类的话我也就不说了,估计你也听不进去,那咱们就直接说难听的。经过这些年的连年扩招,现在的大学录取率是多少?十年前是多少?你在抱怨现在就业比师哥师姐难多少倍的同时有没有考虑过如果按照他们当年的升学率你自己有没有把握能考上大学?
现实是,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不是过去的精英教育了,而是正在实现普及化。因此你比前辈更省力地进入了大学,但是出来后却要用比前辈更多的精力来找工作,这很公平
因此我们近来时不时可以听到北大学子卖猪肉之类的新闻,这很正常,虽然这是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他体现了一个趋势,那就是大学生这个称号正在褪去他的光环,大学生必须走下神坛,步入现实世界的凡尘——希望你们喜欢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不正常的现象.
如果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就不要轻易扩招.本来不是大学生的料,非要给他个大学文凭.结果,大家都有了文凭.就放不下架子了.所以版主您说的"技术工人"就没人当了.
大学生卖猪肉,有的人很赞赏,但有的人一言中的:咱国家还没富裕到那个程度,花几万块钱培养个大学生,让他去卖肉去搓澡,那些嚷嚷这是好事的,是炒做而已.如果你不服,你让你儿子大学毕业到街上卖肉试试(别跟我讲,他将来能当卖肉老板,那是另一个话题).
该干嘛干嘛去,并不是说,你不应该上大学,是要有个限度.也并不是说,不上大学就应该拿得少,好的技术工人也可以拿高薪嘛!干嘛非要弄个文凭才能拿高薪?
都是扩招惹的祸.普通人必须拿个大本,大本必须拿个硕士,硕士又必须拿个博士....转来转去,父母的血榨被干了,工作还找不到.现在还在扩招,不过是某些人为了赚钱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扩招是教育模式转型的一部分,只不过大学生还没有跟着把自己的定位转过来而已
老夏克对他们的期望也同样没有转变过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4-13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学历只是一张破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一声叹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对拉。为了一张近乎于人人都有的破纸就这个工作不肯做那点薪水不愿拿,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学扩大招生规模是必须的,但咱们扩招的步子太大,方式也不对。中国千百年来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维影响,大学生都是在这种氛围熏陶下长大的,你不能指望很短的时间内他们能自我转换定位。

瑞士的方式或许值得我们学习。及早分流,同时拓宽再教育的渠道,把高等教育的时限拉长,范围扩大,逐步改变读书在中国传统思维里的定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舟山
没有基础经验不会有高的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要改变心态,凡事从实事开始做起.学历只是一种经历,"学力"就是终生学习的能力,适应不同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素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5-7 07:30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